中国农村金融
主办单位: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国际刊号:1003-1804
国内刊号:11-5921/F
学术数据库优秀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来源期刊
       首 页   |   期刊介绍   |   新闻公告   |   征稿要求   |   期刊订阅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本站业务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期刊简明目录
      本刊论文精选
      过刊浏览
      论文下载排行
      论文点击排行
      
 

访问统计

访问总数:18362 人次
 
    本刊论文
中国农村金融需求与供给分析

摘要:在原有金融体系下,金融资源逃离农村地区,农村金融需求不能得到很好的满足。历次自上而下的农村金融改革既忽略了农村真实金融需求,也忽略了金融机构的供给意愿,因而效果不佳。试图在分析农村金融需求和供给的基础上,提出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金融需求;农村金融供给;正规金融;非正规金融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9-0073-05
  
  在原有的制度下,农村金融发展是制约农村居民收入增加的重要因素,农村金融体系功能出现了异化,如果不改变农村金融服务不足的现状,中国的优势资源会在现有金融体系下进一步逃离农村地区,并有可能影响农村地区稳定。历次的农村金融改革,都试图搭建起以政策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为供给主体的农村金融供给平台。但这种自上而下的农村金融改革既忽略了农村真实的金融需求,也忽略了金融机构的供给意愿。所以,在农村金融问题的探讨上,要从农村金融需求和供给着手,分析研究问题出在哪里,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农村金融需求分析
  1.不同地域农户的金融需求。贫困地区农民的金融需求主要表现为应对大项支出和临时性支出等生活需求,其特点是金额大小不定,资金需求极为分散,临时应急性强,还款来源缺乏保障,风险相对较高。农业产业化发展较快的地区,农村的金融需求主要表现为农业生产需求,贷款用以扩大生产规模和提升生产质量。以农业企业或农业种养殖户的信贷需求为主,并有一定的资产作为还款保障。农业生产性需求的特点是资金需求分散,季节性强,还款来源明确,但不太稳定,资金需求周期长。对于发达地区来说,农业在发达地区农村经济中不占重要地位,并且已经实现了规模化经营。农村金融需求主要转为金额大、期限长的基建贷款和工商信贷。由于当地农民资产较雄厚,可以提供贷款抵押物,而且还款来源非常明确。
  2.不同收入水平农户的金融需求。(1)贫困农户:这类农户生活贫困,基本上还在为解决温饱而奋斗,生产性资金和生活性资金都很缺乏,他们对信贷的需求主要是救济性和生存性需求。由于抵御风险能力太弱,缺乏还款保障,贫困农户难以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得贷款,他们的资金需求主要通过政策性金融优惠贷款、政府扶贫贷款以及亲友借款来满足。(2)一般农户:一般农户是农村金融需求的主体,此类农户已经基本解决温饱问题,具有传统的负债观念和负债意识,一般较为讲求信誉。其借款的主要用途:一是用于生产经营,如购买农用生产资料进行小规模种养等;二是用于子女教育、医疗费用等刚性消费支出;三是以建房为重点的消费需求。他们对于资金的需求首先选择亲戚朋友间无息借贷,其次选择向正规金融机构贷款,由于缺乏正规金融所要求的抵押担保品,往往贷不到款,就会选择贷款成本较高的民间借贷。一般农户的贷款频率较高,且具有一定的季节性。(3)种养大户:种养大户从事种植或养殖业,具备一定的规模,其家庭生产经营的核心是规模化种植经济林木、中草药或养猪、养牛、养羊、养鸡等。他们具有一定的资本积累,在经营初期、扩大种养规模、更新种养品种以及进行短期资金周转时会产生贷款需求,且贷款规模相对较大,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与动植物的生长周期有很强的相关性。种养大户不仅需要存贷款服务,而且对结算服务也有一定程度的需求。(4)个体工商户:这是随着农村经济发展而逐渐产生的一类群体,他们活跃在农村商品流通市场上,促进农副产品的购销,提供农用生产资料以及农民日常生活用品,是农村中较富裕的阶层。他们需要存贷款、结算、汇兑、现金等一系列金融服务,其资金需求量大,贷款的期限短,但频率高。
  3.不同类型农村企业的金融需求。(1)农村集体企业:是指由乡、镇、村等各级农村经济组织开办的企业,其产权主体为集体组织,企业的职工大部分也是该组织的成员,因而农村集体企业对于当地经济的发展以及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发挥着重要作用。鉴于这一点,各地政府机构都积极支持当地集体企业的发展,在集体企业出现资金困难时,都会主动出面,帮助企业从信用社等农村金融机构中获得贷款。集体企业贷款主要用于扩大产品生产规模、进行技术更新、购买原材料以及发放职工工资和短期资金周转等方面。若经营成功,能产生不错的效益;一旦经营失败,则会陷入困境甚至很快倒闭。农村集体企业所需贷款规模比较大,周期较长,而且有很大的风险性,因为集体企业存在着真正产权主体缺位、人事任免不科学、产品竞争力不强等问题,很容易使企业的经营陷入困境。此外,还有一些企业将正规金融机构的钱看成是“公家”的钱,在贷款时根本就没有要按时归还的想法,从而加大了贷款回收的难度。(2)民营中小企业:活跃在农村地区的另一类企业就是在个体工商户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民营中小企业,他们在近年来发展速度很快,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农村民营中小企业有着非常强烈的资金需求,借贷资金的需求规模随着企业规模的不同而呈现较大差异,但平均来说规模都不是很大,贷款主要用于购买原材料或半成品,满足企业生产周转的需要,另外,也会进行长期性投资,用于购置厂房、设备等。由于大部分企业都有长期投资发展的需要,使得很多企业将短期贷款长期使用,加大了贷款的风险。此外,借贷需求还会随着企业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而变化,在初创期有比较强的借贷需求,但借贷规模不大,企业负债比率较低,负债对亲友借款的依赖度较大。随着企业的成长发展,贷款的规模增加,负债对于正规金融机构贷款的依赖程度增加。由于他们不仅存在经营不规范、管理粗放、财务混乱等民营企业通病,而且普遍具有小型化、低档化、无序化、产品落后、市场竞争力差等不足,因而很难获得商业性金融的贷款。但当企业逐渐走向正轨,开始迅速发展后,凭借其资金实力和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他们一般能从农业银行等商业性金融机构获得贷款,成为商业性金融的优质客户。
  4.农村政府机构的金融需求。地方政府对金融的需求主要体现在政府对公共品和准公共品的提供方面。对于公共品的提供,关键的问题是资金的来源,农村地区经济发展落后,而且资金要素通过现行的农村金融体制大量流出,仅依靠农村地区自身税收的积累以及国家财政的有限支持无法完成,因而处于农村地方政府监管范围内且地方政府对其有一定影响力的正规金融组织――农村信用社,就成为资金的一个重要来源。地方政府的贷款主要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结构调整、农业基建和技术改造、农业综合开发以及农村政策性保险等方面。当然,也有部分贷款用于修建乡镇居民生活所需基础工程如供水、供电工程以及政府办公机构建设等,另外还有一些资金用于支持当地教育事业的发展。政府机构的金融需求具有规模大、期限长的特点,而且投资期和回收期都很长,很多项目都不能直接从项目中获得收益,只能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后,通过增加的税收来偿还,这就增加了农村信用社的资金负担和贷款风险,各地农信社巨额的不良资产有很大一部分就是各级地方政府造成的。因而,这一金融需求主体相对来说是农信社“效益较差”的需求者,但由于他们是当地的“父母官”,他们的金融需求又得在一定程度上给予满足。
  5.农村保险需求。农村保险需求可以分为农业保险需求、农民的人身保险需求和农村企业的保险需求。(1)农业保险需求:中国幅员辽阔,气象条件复杂多样,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如高寒草原地区的低温天气,沿海的台风天气以及每年不同程度的洪涝、干旱天气等对畜牧业、养殖业、种植业都有很大的破坏作用。另外,中国农业主要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小规模经营,农业生产是属于完全竞争领域,农户的市场风险也十分突出。因此,防范和化解农业生产所面临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对于增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稳定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农业保险需求是中国农村最基本的保险需求。农业保险业务具有风险大、赔付率高、保险费率高等基本特征,如果没有政府补贴和优惠政策,必将导致农业保险产品的供给和有效需求均不足的局面。(2)农民的人身保险需求:同城市居民一样,农民的基本保险需求也是养老和医疗方面的保障。中国当前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由于部分青壮年农民从农村流入城镇,农村的老龄化问题更加严重,长期的计划生育政策使得农村家庭小型化。因此,农村迫切需要社会化养老保障,许多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已经具备办理社会养老保险和商业补充养老保险的条件,特别是城市化进程中失去土地农民的养老保险需求更为突出。医疗保险方面,长期以来,大多数农民靠自费医疗,因病致贫的现象逐年递增,并成为困扰农民生活的一大问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从2003年起在全国部分县(市)试点,到2010年逐步实现基本覆盖全国农村居民,能够提供一定程度的农民医疗保障,但保障程度低,社会满意度低。所以,合理、有效地解决农户面临的因疾病所带来的风险是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和农民奔小康的重要保障。(3)农村企业的保险需求:企业的保险需求主要包括财产险和责任险,农村企业也不例外。随着中国第二、三产业的不断发展以及农业产业化水平的提高,适应工业化生产特点的保险产品有着较大的需求,如财产保险、雇主责任险、产品质量保证保险等。

  二、农村金融供给分析
  中国农村金融供给主体主要是两类:一类是正规金融供给,包括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和邮政储蓄银行以及农村信用社,分别代表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三种类型;另一类是非正规金融供给,他们不受政府对于资本金、储备和流动性、存贷利率限制、强制性信贷目标以及审计报告等约束,游离于国家金融监管当局有效监管范围之外,由市场主体自发创造,服务于正规金融难以有效满足其金融需求的市场主体。在农村地区非正规金融的主要形式有农户民间借贷、私人钱庄、民间集资、合会、农村合作基金会等。由于正规金融供给不足,非正规金融成了不少农户的“救命草”,一些农户甚至不惜依靠高利贷来解决融资困难问题,在中西部贫困地区尤其如此。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主要承办国家规定的农业政策性金融业务,其业务领域本身就被限定在了一个过窄的范围内,专司粮棉油收购、调销、储备贷款等业务,因此农业发展银行实际上成了专门的粮食“收购银行”;加上后来粮棉油市场的逐步放开,其政策性金融功能渐渐萎缩,支持三农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从农户的资金需求角度来说,政策性金融对满足农户投资需求效果甚微,其主要原因是政策性金融的主要对象是涉农企业,单个农户很难通过政策性金融获得生产性资金。农发行业务产品单一、服务功能不全。2004年7月,农发行融资方式发生改变,由此前的以中国人民银行再贷款融资为主转向市场化的发行债券融资为主。融资方式的改变,减少了中央银行的支持。由于政策性金融对农户融资作用的有限性,决定了政策性金融不可能是有效解决农村资金问题的主要途径。
  中国农业银行以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标,当其面对农村大量分散的农户、效率低下的经济环境,其获取信息的成本很高,而且难以对如此众多且分散的客户群体进行信用评估和甄别工作,因此贷款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很大。随着农行向商业化转型,大规模收缩基层网点,压缩基层金融机构,上收基层贷款权,导致大量的储蓄资金上收和回流到城市。农业银行在农村市场的份额逐年下降,对农村经济发展支持力度明显减弱。其业务领域已由最初的农村信贷、结算业务,发展成为品种齐全,本外币结合,能够办理国际、国内通行的各类金融业务,真正适合农村主体需求的业务已经很少了,有也只是对于一些大型龙头企业的业务,广大农户和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仍难以得到满足。
  邮政储蓄银行的服务网点遍布全国各地,有超过3.7万个网点,其中2/3以上分布在县及县以下的农村地区,本应该能为农村地区提供便利的金融服务。2007年3月6日邮政储蓄银行正式成立以前,邮政储蓄只存不贷,造成农村资金大量流失。近年来虽然不断完善城乡金融服务功能,加大服务三农的力度,但是出于市场化经营的需要,大量的农户储蓄存款被以购买国债、拆借、上存资金等方式大量地回流城市,使农村地区无法获得足够的发展资金。
  合作金融一般属于民间性的互助合作金融机构,中国由于特殊原因,各级政府过多介入:从日常运营、管理制度、业务结构来看,中国的农信社更像是一个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的混合体。这样导致了农信社产权不清,并且内部人控制现象相当普遍,社员代表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形同虚设,难以发挥监督作用。农村信用社是农村金融体系中分支机构最多的金融机构,是农村金融制度供给的主力军。但是由于其资金来源有限,贷款要求抵押且额度受限,手续烦琐,多数农户从农信社得到贷款难度较大,农信社对农村发展的贡献仍然是有限的。与此同时,农村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农信社的金融业务商业化倾向开始出现并得到加强,农信社日益成为农村金融剩余的“输出管”而不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加油站”。商业化倾向导致合作金融投向农业的资金呈下降趋势,而更倾向于向利润丰厚的中小企业融资,农户的资金需求难以满足。
  各种形式的非正规金融。中国的民间金融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其组织形式多种多样。各种互助会、私人钱庄、储贷协会、基金会等都是这些民间非正规金融的形式。非正规金融是建立在中国农村几千年来的非正规制度基础上的,这种非正规制度产生的是非制度信任,而非制度信任在某种程度上比制度信任更具有稳定性。由于贷款人对借款人的家庭关系、经济水平、还款能力、信用状况等信息都了解得比较透彻,他们之间利用当地的各种习俗、惯例能很快达成非正规合约,与正规金融机构相比,能极大减少定立合约前甄别客户信息的交易成本。另外,非正规金融对违约者是一种硬预算约束,违约或者失信对借款者造成的信誉、社会关系等方面的损失对借款人具有极大的监督作用。同时,违约者的违约行为不仅会遭受舆论谴责、社会排斥、群体惩罚,还有可能遭受暴力伤害,这大大降低了非正规金融的违约率。因此,非正规金融在对借贷合约履行的监督上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另外,非正规金融的灵活性能很好地适应农村金融市场的需求。正规金融机构由于具有充足的资金,追求规模经济,在提供服务时都有固定的程序,同时为了避免由于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他们往往要求借款人提供抵押品。这些要求都很难适应农村金融市场的特点。而非正规金融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常能根据实际情况对贷款利率、期限、抵押品等进行变通。
  农业保险机构。当前中国加速向市场经济转型,政府对农业的直接干预逐渐减少,由农民直接承担的农业风险正在增大。如果仅靠农民自身来承担这些风险会对农民生产积极性产生消极影响,而且中国农业部门也无力独自承担这些风险。保险手段应该是农业风险管理中有效规避风险的措施之一。但是中国农业保险状况令人担忧,从保费收入来看,1992年农业保险保费收入达到8.17亿元,试办的险种近百种。1993年中国实行财险、寿险分业经营,人保公司进行商业化改造,其他各保险公司相继退出农业保险,农险业务迅速萎缩。到2001年农业保险保费收入下降到3.07亿元,险种数目也减少到不足30个。虽然在2004年经过改革之后情况有所改善,但是农业保险的覆盖面仍然十分狭窄。2007年中央财政首次开始对政策性农业保险实施补贴,中央政策性险种扩大到9个,当年农业保险保费收入为51.8亿元,承保农作物2.31亿亩,大小牲畜5 771.39万头(只),家禽3.25亿羽(只),能够为农业生产提供1126亿元风险保障。2009年农业保险保费收入达130亿元,提供风险保障3800亿元,参保农户超过1.33亿户。农业保险作为促进农村经济平稳发展,推动农村金融市场深化的重要工具,是农村金融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农业保险发展滞后,一方面,导致三农经济收入平稳增长缺乏保障;另一方面,也导致农村金融市场的信贷风险较高。
  三、存在的问题
  由上述分析可见,中国农村地区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已经越来越表现出多样化、多层次的特征,其管理成本、风险和收益也表现千差万别,但实际中通过正规金融体系得到满足的很少。这固然有基础条件的原因,如有效抵押或担保缺失、利息成本过高、信用状况差等,但是,其根本原因则在于现实中农村金融服务供给存在制度性缺陷。主要表现在:
  1.正规金融提供的有效供给不足。具体体现在金融机构从农村地区的撤离和服务能力的不足。农行随着向商业化转型,农村市场份额逐年下降,对农村经济发展支持力度明显减弱;农信社作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在当地存贷款的市场份额严重不对称,资金来源有限,加上沉重的历史包袱,难以独自承担服务三农的重任;邮政储蓄银行的商业银行性质使其难以在金融服务三农中有所作为;而为了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而设立的农发行自身就问题丛生,难以对三农发挥资金支持作用,造成政策性金融供给的缺失。

  2.正规金融服务产品单一,与多样化、多层次的农村金融需求不相适应。多种经济组织并存的农村经济结构对金融需求表现出多样化的特征:一般农户的小额生活资金需求,种养殖大户维持再生产的较大额度资金需求,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大额资金需求等。由于金融机构的风险偏好和农村金融市场结构原因,造成农村金融供求结构的错位,一是使用用途结构的错位:一方面广大农户多样化的资金需求得不到满足,另一方面农村金融机构资金又难寻出路,将利润增长点拱手让给高利贷等民间借贷市场;二是信贷额度结构的错位:农户实际借款平均规模与期望规模之间有很大的差异,这反映出农村金融信贷额度中的严重错位;三是期限结构的错位:由于对农村资金供求缺乏科学的准确分析,在生产经营多样化的情况下,正规金融供给主体无法满足农户的信贷需求在时间上的多样化。
  3.正规金融创新不足、效率低下。农村正规金融缺乏产品创新的动力和能力,金融业务仍然以传统的存、贷、汇为主,缺少针对农民、农村中小企业和农村集体企业的产品服务创新,不能很好满足农村金融需求,阻滞了农村经济发展。同时,农村金融从业人员来源缺乏开放性、公平性和竞争性,人员素质普遍偏低,正规高学历人才奇缺。现有金融制度安排使农村地区很难留住优秀的金融人才。
  4.非正规金融没有得到合理的对待。由于正规金融对农村提供金融服务的不足,农村地区许多现实的资金需求在很大程度上诉求于非正规金融。如1999年之前在农村地区长期存在的农村合作基金会,目前农村地区许多资金需求仍然通过亲朋好友之间的个人借贷行为、个人和企业团体间的直接借款行为、经济服务部、金融服务部、高利贷、各种合会、私人钱庄等形式来满足。然而由于种种原因,非正规金融制度安排始终难以得到合理对待,造成发展的不规范,不但限制了其在缓解农村金融供需失衡方面所应发挥的作用,也酝酿了一定的不稳定因素。
  四、对策建议
  金融要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好应有的作用,就必须针对多样化、多层次的农村金融需求特点,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农村金融供给制度安排。总体思路是:改革存量、创新增量,以正规金融机构为主导,以非正规金融为辅助,构建一个具有多样化、多层次、差异化的农村金融供给制度安排。为此,当前既要对现有的农村金融供给主体进行改革,也要积极鼓励创新型的金融组织发展。具体包括:
  1.通盘考虑正规金融机构的改革和服务定位问题。相关金融机构在改革过程中要结合自身的特点,针对不同类型农村金融需求的特点,做好相应的服务功能定位。对农行来说,改革方向应在于向农村回归,加大对农业产业化、新兴非农产业以及处于发展壮大期的乡镇企业的金融服务,服务对象以中大型的乡镇企业为主;农村信用社由于网点大多分布于基层农村,具有贴近基层农户的优势,且由于自身规模力量的原因,未来发展应定位于主要服务小额农贷、种养殖等中小型农业产业化以及常规性和应急性的生活需求,服务对象以农户为主;邮政储蓄银行应利用自身网点优势,加大对农户的资金支持;加快农发行的改革步伐,使之成为服务农村政策性金融需求的中坚力量。
  2.认真研究、切实解决创新型农村金融组织的发展问题。孟加拉乡村银行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小额信贷组织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消除贫困方面大有可为。目前,中国已开展了小额信贷和设立村镇银行试点,创新型的农村金融机构已经破冰。针对中国农村金融需求多样化、多层次的特点,这些不同类型的创新型金融组织具有十分强的适应性和生命力。因此,在具有较强金融需求的乡村地区,应大力鼓励发展小额信贷组织、村镇银行、乡村社区银行等多种灵活的金融组织形式。小额信贷公司对当地农业经济的特质、产业特点和居民的文化习俗更为了解。能够在源头上筛选申贷项目和个人情况,从而很大程度上控制了不良贷款的来源,降低了贷款风险。但这种小额信贷机构随着业务的不断增加,资金瓶颈问题凸显,制约了发展规模。而大型商业银行资金雄厚,但直接经营农业信贷业务成本高。商业银行与当地小额信贷机构合作,将其自身的农业信贷业务外包给当地的小额信贷机构。小额信贷机构负责向零散客户提供贷款,由他们审批和管理信贷项目,监督资金的去向和使用状况。商业银行与当地的小额信贷公司按比例分担风险、分享收益,并向小额信贷机构支付预定的服务费用。合作双方发挥各自的优势,这种模式既减少了商业银行在农村建设网点和收集信息以及管理的成本,也解决了小额信贷机构融资难的问题。另外,小额信贷机构“只贷不存”的制度约束,也促使其与商业银行可以进行长期的融资合作。
  3.理性看待、有效规范民间非正规金融的发展。农村信贷市场有分割的趋势,一方是具有充足资金的正规金融,他们具有由规模经济带来的成本优势,另一方是以自身资金放贷的各种非正规金融,他们具有信息优势。非正规金融具有灵活的激励约束机制,确保了较高的还贷率,但是由于非正规金融规模有限,不能很好的满足信贷需求。两者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互补关系,可以考虑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的良性互动发展。一方面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在资金提供上展开直接的竞争,借款人首先向正规金融申请贷款,无法满足部分求助于非正规金融。另一方面非正规金融从正规金融取得贷款,然后将其贷给农户。通过正规金融将低价的信贷资金提供给专职放贷者,既可以降低其直接面对中小农户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又使其获得充裕的资金可以实现资金的规模效益,并且专职放贷者间的竞争可以降低贷款利率水平。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增加贫困农户信贷资金的可获得性,降低融资成本。
  4.大型商业银行参股农村银行,延伸农村银行的产品和服务。随着农村金融改革的推进,政府按照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原则,鼓励国内外各类社会资本进入农村金融市场建立农村合作银行、村镇银行、贷款子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这些银行定位于服务三农,立足于农村,根据农村的实际需求推出了服务于三农的金融产品,有利于缓解农村金融供给缺口。但这些村镇银行最大的劣势在于地域性限制和资金不足,业务发展受到先天的局限。随着农村经济和乡镇企业的发展,农民与外界的经济往来越来越广泛,全国甚至世界范围内的汇兑、结算、信用卡业务的需求日益增加。另外,农民收入的提高也增加了其财富积累的能力和理财的需求。大型商业银行参股农村银行,不仅可以提高农村银行的电子化程度,丰富金融产品,而且依托商业银行的营业网络延伸了农村银行的服务范围。经营的金融品种由单一的借贷扩展到理财、汇兑、结算、信用卡等,服务范围由一个乡镇延伸到全国甚至是世界范围。
  5.积极培育和完善农村金融发展的基础环境。在建立有效农村金融供给制度安排之外,培育良好的基础环境和条件也是农村金融赖以发展的重要前提。一是大力发展农业保险,提高农业抵抗风险的能力,加强农村金融赖以生存的基础保障,大幅降低涉农金融业务的风险;二是完善农村财产制度,推进农村抵押担保制度创新,提供农村金融服务条件改善的润滑剂;三是加大农村地区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完善对农村教育、医疗以及养老等支出的保障,缓解农村金融供需紧张的局面。
  
  参考文献:
  [1]庞如超.大型商业银行增加农村金融供给的途径探讨[J].黑龙江金融,2008,(特刊).
  [2]余传奇,李海波.当前中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存在合理性的经济学分析[J].新西部,2009,(10).
  [3]梁爱萍.基于金融供给角度的农村金融研究[J].北方经济,2008,(9).
  [4]牛凯龙,李泽广.中国农村金融供给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实证分析[J].金融与经济,2010,(5).
  [5]左臣明,马九杰.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关系研究综述――增加农村金融供给的一个制度视角[J].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 报,2005,(6).
  [6]蒙丹.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农村金融供给不足及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发展[J].经济研究导刊,2010,(7).
  [7]陈敏,王冠宇.农村金融供给:基于需求视阈下的分析[J].商业研究,2009,(8).[责任编辑 陈丹丹]

特别说明:本站仅协助已授权的杂志社进行在线杂志订阅,非《中国农村金融》杂志官网,直投的朋友请联系杂志社。
版权所有 © 2009-2024《中国农村金融》编辑部  (权威发表网)   苏ICP备20026650号-8